他为烟花爆竹“做嫁衣”
他出生于将相故里——陕西蒲城,自小就受到了花炮世家特殊环境的长期熏陶,多次放弃当兵提干和招干的大好机遇,毅然选择了他钟爱的烟花爆竹事业。40年来,在蒲城烟花爆竹的生产技术升级、组织形式优化和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让他成为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察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安监局烟花爆竹类专家库专家、陕西省劳动人事厅职称评定中心烟花爆竹类专家,他就是政协陕西省蒲城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蒲城县胜地花炮材料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西宪。
一、勤学善思,让他找到人生“金钥匙”
登高才能望远。为了让蒲城烟花爆竹更加绚丽、精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张西宪一直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从1985年开始,他先后参加了中国农牧渔业部花炮技术师资培训班、中国兵工学会烟花技术培训班。人常说:学无止境。为了掌握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他又于1990年到1993年又到西安工程学院化工专业专门进修了3年。在全民抓经济的大潮中,他如此执着的学习,让周围的朋友和亲人很不理解,而他却乐此不疲。为学真功夫,他经常打听哪里有培训班、交流会……由于谦虚好学,他不仅结交了众多海内外花炮界朋友,而且还在扩大蒲城花炮知名度、推进工艺技术改造升级和花炮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联系广泛的人脉成了他不断攻克花炮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也圆了他建功花炮业的人生梦。
二、学以致用,让他找成为蒲城花炮“风向标”
蒲城花炮“始于隋末,兴于盛唐”,是影响数十万群众生计的重要产业。为了让花炮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重振千年雄风。40年来,张西宪呕心沥血、矢志不移地为振兴蒲城花炮思考着、行动着……
他是思想超前的思考者。1984年,经过对蒲城兴镇花炮发展历史及生产现状的深入调研,他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被《陕西日报》选登,并被列入陕西省“星火计划”项目;1990年,面对“蒲城杆火”日渐衰微的景象,这个不服输的秦东汉子,在走访多名民间老艺人、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围绕“蒲城杆火”历史、传承、保护等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自己独道的见解,获得了全国优秀论文奖,为蒲城杆火艺术的保护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看到烟花爆竹行业各自为战、无序发展的状态,张西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深思熟虑,他率先提出了“花炮业必须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并得到了当时县委、县政府采纳和实施,很快便成立了蒲城县烟花爆竹管理办公室,切实提高了这一传统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在蒲城花炮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定位”是党政领导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痴心花炮事业的他,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率先提出了蒲城花炮属于“宫廷焰火”的准确定位,廓清了唐宋以来蒲城花炮的服务对象和历史渊源,为今后研究蒲城花炮和发展新品种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张西宪同志还率先提出了“小作坊——工区——公司”发展的思路,并得到有关领导的认可和采纳,有效降低了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为这一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奠定了扎实基础;2009年,他又勇挑重担,主笔撰写了《蒲城花炮》地理标识文本,配合质监部门顺利完成了对蒲城花炮地理标识的申请保护,使“蒲城花炮”这一知识产权成为蒲城巨大的财富。
他是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安全是烟花爆竹业的“软肋”。为了降低该行业危险度,经过反复试验,1982年张西宪率先引用硫化锑替代硫化砷改造花炮炸药的工艺,并迅速在全行业推广普及,大大降低了花炮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思想开放、思维敏捷的张西宪深深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理,为大幅提高蒲城烟花爆竹生产水平,他多次自费到湖南考察。走东家,串西家。经过认真筛选,引进了适合蒲城实际的30余项浏阳花炮生产管理技术,让蒲城花炮上了一个新台阶;无论是1986年参与组建兴镇花炮厂、1987年筹建县办龙头企业——蒲城宫廷花炮厂,还是1993年创立蒲城花炮技术咨询中心,引进引线机、编炮机、卷管机等先进设备、封口剂技术,他都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干劲为花炮事业殚精竭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由于技术精湛、为人厚道,他积极协助省内外数十家花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还被省内外多家企业聘为技术顾问。由于经营有方、诚实守信,他的公司已成为西部最大的花炮原材料经销企业,成为全省首家具有黑火药、烟火药及引火线批发资质企业,持之以恒地为蒲城花炮事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献计出力,让他找到“大舞台”
张西宪同志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自从成为蒲城县工商联执委,特别是成为政协蒲城县十三届委员会常委后,他就通过政协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更加淋漓尽致地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蒲城县委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再造一个新蒲城”号召后,蒲城县政协在全体委员中开展了“我为再造一个新蒲城献计”活动,张西宪郑重提出了《加快发展花炮产业的提案》,他认为,要实现蒲城花炮业大发展,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安全监管、打造知名品牌。很快,县政协选取了此案在内的8件代表性的提案作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办理案件,并得到了很好落实。之后,善于思考、社会责任感强的他又提出了《应尽快组建蒲城县花炮总商会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花炮行业要壮大,必须要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内部监督,打造政企对接的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多个企业组成烟花、鞭炮、原材料、包装、销售、燃放等行业分会,通过建立健全以恳谈会、协商会、联席会为主的“三会制度”,勤联系,多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更好地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另外,他还指出,要引导会员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开展产业带动型、智力扶持型、劳动力转移型、捐赠救助型等形式的感恩回报活动,进一步提高花炮企业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塑造花炮企业良好的新形象。据悉,此案正在加紧落实之中。
作为蒲城花炮业的先锋,张西宪又受政协邀请参加了县政协花炮产业专题调研活动,成为集专家、常委、委员于一身的特殊组员。无论是走村入户、走访企业、外出参观、座谈讨论,他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先进的理念让所有领导、委员折服,他针对花炮业遇到的非法生产、事故频发、融资困难、技术落后等问题所提出的“强势打击非法生产、推行机械化改造、注重科技创新、加强行业自律”等建议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要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必须要以生产线上干裸药滞留量和滞留时间为核心,实现‘人药分离'”的观点更让人为之一振。由于他的建议可行性和操作性强,很快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强势“打非”的同时,蒲城县以推行机械化改造为突破口,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行整顿提升和机械化改造,淘汰了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烟花爆竹企业,最终将137家整合为88家,50%企业达到二级以上安全标准。此举不仅有效确保了花炮企业生产安全,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切实增强了蒲城花炮的市场竞争力,让蒲城花炮迎来了又一个春天!#p#分页标题#e#
由于他的谦逊好学、踏实肯干、善于协作、乐于奉献,2009年12月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2年火药字画发明获“陕西省职工科技节铜奖”、渭南工艺美术精品展创意奖,2010年度蒲城县“十佳有突出贡献乡土人才”,先后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陕西日报、渭南日报、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他,是言者,时刻引领风向标;他,是行者,执着开路急先锋。笃定一个目标:让“蒲城花炮”更加璀璨!